他国老龄化率已升至11.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我国的两倍。我国正致力于达成2035年人均GDP的新目标,然而,老龄化现象和未富先老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的资产配置该如何作出调整?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老龄化与未富先老现状
韩国、日本、美国尽管老龄化程度高达11.9%,但人均GDP却超过了三万美元,是我们的两倍还多。在党的二十大会报告中,提出了2035年我们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重大突破,目标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考虑到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预测,在2035年之前,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和未富先老问题将更加明显。
居民财富配置趋势
全球各地,人们普遍将资金从非金融和房产领域转向了金融产品。以亚洲为例,像中国、韩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人们更倾向于存款和现金,股票持有量相对较少。疫情期间,银行存款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预计在未来10到20年,这一比例将有所下降,但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大类资产风险收益比
过去二十年间,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均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这段时期,若对股票、债券及房地产三种资产的表现进行对比,债券的整体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股票领域,尽管美国股票在这二十年的风险与收益相对适中,但其他国家股票的表现并未超越债券和房地产。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我们不可将美国的情况视为个别现象。
利率与权益回报影响
老龄化问题常与低利率相伴,我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预计会有所起伏,并逐步降低,但预计能维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不太可能像日本那样陷入极低利率的阶段。观察美日两国的情况,老龄化对股市收益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晰,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老龄化对股市收益的作用可能在美国和日本之间摇摆不定。
权益投资亮点
我国在追求效率、以客户为中心的产业链上表现突出,预计未来高科技领域将出现市值极高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和ESG投资领域,市场规模及占比预计将显著增长。仅仅一年多时间,我国的权益型REITs从零起步,规模已超过800亿。基于现有基础设施存量及A股总市值,预计未来REITs市场将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房地产回报情况
老龄化现象对房地产投资回报的具体作用尚无确切定论。回望2010年,我国的抚养比达到了一个转折点。尽管过去十年间,房地产的平均年收益维持在7%以上,但在老龄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我们还需持续关注并深入探究。
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趋势加剧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资产配置领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关于未来哪种资产类型可能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