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货币的这股浪潮之中,稳定数字货币的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在进行支付时,人们期望自身资产能保持稳定;在进行避险时,人们也有这样的期望。而这正是稳定币所体现出的价值。那么,主流的稳定数字货币都有哪些?
DGX币——黄金代币
DGX 币的交易手续费被设定为 0.13%。这些费用成为了 DGD 币的分红来源。铸币的流程是先把资产证明的资产卡发送到铸币智能合约。对于黄金代币来说,在金条经过验证之后,会收到数字化的资产所有权证书。通过这样的机制,DGX 币与现实中的黄金建立了联系,给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在实际交易过程中,DGX 币的这种机制吸引了很多既看好黄金又想涉足数字货币的投资者。
另外,DGX 币有这样一种设定,它是以实物黄金的价值作为基础的。这种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对 DGX 币的发行量等方面起到了限制作用。与那些没有实体资产作为支撑的数字货币不同,DGX 币不容易被人进行操纵。
USDT——美元稳定币
USDT 的发行机制是这样的:Tether 公司每发行一枚 USDT,就会存入 1 美元保证金。当用户要将 USDT 兑换回美元时,USDT 会自动进行销毁。它是凭借 Tether 公司的信用来进行背书的,并且 Bitfinex 是它的大股东。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用户没办法直接去查询到保证金。这种发行机制从表面上来看是比较简单的,并且能够让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元相挂钩。然而在实际的情况当中,很多人都对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由于无法查询保证金这一状况,给它的信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数字货币市场波动较为显著时,人们会对 USDT 保证金的真实性产生更多的疑问。这种情况给 USDT 在数字货币市场中的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BTS相关稳定币
质押 BTS 能够无息贷出 bitcny 以及 bitusd。并且可以直接去找承兑商,用人民币来购买 bitcny,然而承兑商是要收取手续费的。它的发行总量为 36 亿,若按 1 元来计算,最多能质押出不足 20 亿的 bitcny,这就导致了市场深度达不到足够的程度。一旦需求出现上升的情况,手续费就会提升,有时候甚至能够高达 20%。在实际的交易场景里,这使得它在需求处于高峰的时候,丧失了作为稳定货币的意义。
这种机制在平时或许还能够维持住。但是,当经济形势变动比较大的时候,或者在特定市场需求突然爆发的那一瞬间,就会暴露出非常大的缺陷。并且,使用者往往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
Dai——Maker生态中的稳定币
要获得 Dai,需将 Ether 发送至“担保债务头寸”(CDP 智能合约)。CDP 是以太坊区块链上 Maker 生态系统里的智能合约。若系统抵押品不足以覆盖现有 Dai 数额,MKR 会创建 Dai 并售往公开市场,以提升抵押品。MKR 的持有者类似承兑商,只有拥有 MKR 才能开启 CDP 抵押 ETH 以换取 Dai 并赚取手续费。当 ETH 大幅下跌时,MKR 的持有者需负责赎回被强制平仓的 Dai。在实际的 Maker 生态中,此机制既能保证 Dai 的稳定,也让 MKR 的持有者承担了一定风险。
当市场中以太坊价格频繁波动时,MKR 的持有者或许需要持续应对各种状况。比如要补充抵押品,还要应对赎回被强制平仓的 Dai 等情况。
BaseCoin——稳定币的供应调控
BaseCoin 以前曾以低价拍卖债券币,在偿还时按照 1:1 的比例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债券币的持有者能够获得收益。如果想要收紧 token 的供应量,就需要发行债券币进行拍卖,一直到销毁一定数量的 BaseCoin 为止。并且,债券币有着 5 年的有效期,到期后会自动销毁,其价值也会变为零。这一机制可以对 BaseCoin 的供应量进行有效的调控。在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中,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就如同传统货币一样,供应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其价值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种带有时间限制,通过债券币来调控供应量的创新做法,也是 BaseCoin 稳定自身的一种尝试。
从过去的实践情况而言,BaseCoin 的这种调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它的价格保持稳定。然而,这种稳定作用是依赖于其债券币市场的活跃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
你是否对稳定数字货币的机制设计有了新的认识?若有想法,欢迎进行点赞操作,还可以进行分享,并且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话语。